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每年冬天,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都会展出8个来自阿尔勒摄影节的展览,以及20个中国和亚洲的摄影展览。该摄影季还通过每年在阿尔勒颁发的 “发现奖”,在国际范围内推广中国人才。 它是由时任阿尔勒摄影节总监萨姆·斯道兹(Sam Stourdzé)和中国第一个摄影博物馆–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和厦门)的创始人、中国摄影师荣荣在厦门市集美区的支持下于2015年创建。 作为一个跨文化平台, 集美·阿尔勒一方面将重要国际摄影师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观众,如勒内·布里(René Burri), 乔尔·迈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威廉·魏格曼(William Wegman),《Toiletpaper》杂志,保罗·伍兹 (Paolo Woods)…;另一方面,通过两个奖项——发现奖和女性摄影师奖——在国际上推广中国青年摄影师, 如冯立、廖逸君、罗洋、雷磊…。 该摄影节还作为区域中心,每年聚焦一个客座亚洲国家,如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关注其国内摄影艺术的发展。 从2017年开始,Doors 门艺成为摄影季的特别协办单位,黎静和零零两位女士出任摄影季艺术总监。Doors 门艺团队全方位负责摄影季的组织工作,包括艺术指导、活动制作(每年30个展览)、线上线下沟通、新闻媒体关系和社交媒体管理、赞助商和合作伙伴关系、公共项目制定。 从2017年到2019年,集美·阿尔勒举办了100场展览,展示了近400位艺术家的作品,共吸引了约50万名参观者前来参观。 在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期间,Doors 门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专门表彰女性摄影师的奖项——集美·阿尔勒女性摄影师奖和一个突出亚洲当代摄影的平台,由此发起了与印度、韩国和印度尼西亚重要艺术家和机构的合作。Doors门艺还成功地加强了摄影季与媒体和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产生了1500多份媒体剪报。
集美·阿尔勒摄影季画册

林延 – LEMAIRE:北京门道

关于此次合作,LEMAIRE品牌设计师Christophe Lemaire和Sarah-Linh Tran表示:“我们能感受到林延的宣纸创作中包含的信心和意念,她通过重塑宣纸去创造出一种轻盈直至无限延展的材质。某种程度上,林延的作品与我们对服装的思考相契合——服装即是通过多层布料叠加形成的一个能够供人休憩的轻盈的家。” “林延 X LEMAIRE :北京门道”极具建筑空间层次感——三扇宣纸门、一扇宣纸窗由坚固的钢丝接线悬挂置于大象雕塑周围,另有一尊宣纸装置位于大象雕塑一侧的地面上。5套LEMAIRE 2021秋冬服饰会以整套的造型悬挂置于门窗周围,系列配饰及包款则以不同的排列组合陈列于窗户及地面宣纸装置上。林延认为宣纸不仅仅是绘画的媒介,相反,它可以拥有自己的重量和层次;黑与白、坚硬与柔软是和谐并列的,正如太极拳中不断的虚实交涉,又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平衡。 她将纸层层拼贴、塑造,汲取老北京城市景观中的门窗为灵感,创造出具有粗砺质感的装置陈列。独特运用传统材质呈现出的肌理与颜色,与大象雕塑及LEMAIRE服饰和谐统一,共同营造出富有建筑感的环境。 “创作也是与材料交流的过程,当我手中掌握着中国传统手工纸,这个最贴近我自己的材料时,就如同穿上最能显出我个性的时装那样舒畅、愉悦。” 林延 为响应当代新的生活方式,LEMAIRE 2021年秋冬系列探索“第二皮肤”的概念,将服饰打造成为人们合身的庇护所,本季以宽大的廓形和多层次叠搭,搭配高品质面料提供安心的穿着感。 关于林延 林延1961年出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赴法国与美国留学,工作和生活于纽约布鲁克林。她以古老的中国绘画载体——手工宣纸作为媒介进行绘画、装置和影像的创作,将纸的东方文化底蕴融入当代的艺术语言,其作品已于世界各地展出。疫情期间,林延于2020年三月中旬回北京探亲至今。 更多信息在艺术家的网站 关于LEMAIRE LEMAIRE品牌由Christophe Lemaire和Sarah-Linh Tran共同掌舵,其普适特质、精巧且深厚的渲染力,塑造出一种永恒的巴黎风格。服饰采用精选的面料制成,专为日常穿着而设计,赋予其隽永的风格——柔和剪裁和中性色彩让LEMAIRE服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具格调。 名牌的网站
冯立:巴黎白夜

从2005年起,冯立开始创作他唯一的个人系列《白夜》,并一直在不断丰富这一系列。该系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故乡四川成都街头巷尾发生的故事和他在中国社会的日常所见。当今的中国日新月异、繁荣发展,而冯立抓住了其中的华丽与诗意。这种艺术风格源于中国社会现实,将其移植应用于巴黎并非易事;然而,冯立的最新系列《巴黎白夜》有着他对怪诞独一无二的审视。拍摄完成于 2017年至2019年间冯立的三次巴黎之旅。艺术家在探索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时,无法与当地居民交流, 可他却以非常直接又新颖的方式捕捉到光之城(巴黎别名)中为所有巴黎人所熟悉的地方和时刻。往来游人,游行示威,游乐集市;7月14日国庆游行,庆祝法国足球世界杯胜利,巴黎时装周;皮加勒广场的成人俱乐部,塞纳河码头,咖啡馆露台:所有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方,在这位街头摄影师敏锐的目光下一一揭开面纱。谜一般的面容和超现实的轮廓存在于寻常巷陌,平凡中隐藏着神秘的不平常。 冯立 Instagram 看冯立的采访
毕加索与贾科梅蒂在798CUBE艺术中心

中法团队将在五年内共同举办10场大型展览,展出毕加索和贾科梅蒂的作品。这种长期的艺术合作将促进中法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入交流与发展。合作期间, Doors 门艺协助两家法国机构处理与北京798文化公司的业务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于这样的两个文化巨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丰富而开放的平台将为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化交流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 萨宾娜·隆金, 贾科梅蒂基金会德普提主任(2019年)
表演PEPI:“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特别演出

终其一生,毕加索一直在不断探索多种表现形式。他从一开始就对表演艺术的世界尤为着迷,特别是喜欢马戏团和舞蹈。他从1910 年代开始与迪亚吉列夫合作,为几部俄罗斯芭蕾舞演出作品设计布景和服装,例如《三角帽》(1919)。展览提供了大量这方面的资料。 从杂技演员和小丑形象到传统的西班牙舞蹈,直至夜总会和纵酒狂欢,毕加索的绘画、绘图和雕刻作品中都体现出他对运动中的动感的执着。 巴黎艺术家二人组“我不可能成为一个舞者”向毕加索的地中海之根和启发艺术家的舞蹈形式致敬。作为不同表演形式(马戏团、弗拉门戈、城市舞蹈)的拼贴,表演《PePi》带领观众进行一次长达15分钟的体验,以感受身体知觉在舞台上的立体变形。